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祝建华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美术考古论文】鬼画探源

2017-04-20 10:27:41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A-A+

  鬼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鬼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则是鬼画。

  原始的鬼画是一种驱鬼符号

  传统中的鬼画,并不是勾画鬼的类型或介绍鬼的构成,而是讲述驱鬼的故事和打鬼的办法及仪式。这种仪式最早由巫来进行。

  古时的巫是一种重要的官职或是部落的首领。早在商代即有专职的巫官,称为卜官和祝官:孔子曾云:“南人有言日:‘人而无恒,不可作巫、医,’善夫!”西汉贾谊也曾说:“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卜医在当时是巫的别称。由此可见巫在史前文化中即是社会的精英。也折射出驱鬼打鬼仪式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原始的驱鬼图画十分简单。从考古发掘的材料来看,大都是画几圈红线或是刻几条相传有法力的符号。生活在一万多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常常在死者的周围用红色赤铁矿粉末撒成圆圈,用以驱逐鬼魅。是为最早最原始的驱鬼符号。夏代则发明了在猪,牛、羊的肩胛骨上灼痕用以驱鬼的巫术,如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卜骨。商代这种巫术更加规范,如河南磁县下七垣遗址出土的龟腹甲上钻、灼的痕迹,不但排列有序,而且有了规律。

  上述这些图形,在严格意义上来讲,还算不上独立的驱鬼画。但是从其原始宗教的意义来看则不能不说它们已经具有了驱鬼画的雏形。

  大傩:一套完整的驱鬼仪式

  两周时期,原始巫术中由名为方相氏的巫术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驱鬼仪式:大傩。

  1978年,湖北随州市出土了一座大型战国早期墓葬。在墓主人曾侯乙的内棺两边侧板上各画有一幅大傩图。这是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驱鬼画,已有二千四百多年。此画用土漆在红底上作黑线描。共画有十位兽面人身,手执双戈,双臂曲举,翩翩起舞的怪物。怪物共五排,分列于户牖两旁。其中四位头戴熊头四眼面具,足踏火焰。其他者或戴牛头假面、或着羽人服饰。线条流畅,技法娴熟。戴四眼熊头面具者为方相氏,他作为大傩中的主要巫师,每年按季节率领由百隶扮成的神兽驱鬼。

  仪式的大致过程是:方相氏领着神兽一边唱着打鬼的歌,一边挥动着长戈跳着驱鬼的舞蹈,搜索着躲在房间的鬼疫,并将其赶出。遇有“大丧”之类的天子或诸侯的葬仪时,方相氏则率领神兽在棺柩前开路,到达墓地后,便跳入坑内,用戈刺杀四壁,驱赶“方良”(传说中的一种厉鬼)。

  由于大傩这种打鬼仪式庄严肃穆,且歌且舞,有声有色,十分吻合国人的心态,故发展极快一,规模也越来越大,以至扩展到整个宫廷和城市。据《后汉书》和张衡《东京赋》记,汉时京都大傩,万民潮涌,“欢呼周遍,前后省三过,持炬火,送疫出端门。”汉代方相氏驱鬼画在考古中亦有发现。如1976年洛阳西汉卜千秋墓壁画中亦有猪首大耳的方相氏。同一墓区的西汉墓中,l975年也发现以虎状红衣巨兽为中心的“傩戏”壁画。这种驱鬼活动同时也深入到我国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至今我们仍可在很多反映少数民族的纪录片中看到这种仪式和舞蹈,以及民间保存的各种各样的大傩面具。

  神茶郁垒和桃符

  汉唐之际流行的驱鬼画是神荼、郁垒和桃符。王充《论衡垒·订鬼》:“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日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日神荼,一日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这种在门上画神荼、郁垒与虎和悬苇索以驱鬼的风尚,在南方更为流行。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除了将画有神荼、郁垒的驱鬼画贴在门户上的作法外,最普及的是制作“桃符”驱鬼画。宋陈元靓《岁时

  广记》转引《皇朝岁时杂记》:“桃符之制,以薄木版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貌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更之”。

  门上贴神荼和郁垒以驱鬼避邪也是:“门神”的开始。《类说》卷六引《荆楚岁时记》:“岁旦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画门神以驱鬼还有另一不源。据《三教搜神大全》卷  七:“按传,唐太宗不豫。寝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呼号……太宗以告群臣。秦叔宝出班奏道:‘…’愿同胡(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伺。”太宗可其奏,夜果无警。……因命画工图二人之像……悬于宫掖之左右门,邪崇以息。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实际上,无论是民间的神荼、郁垒或是皇家秦叔宝和尉迟敬德。这种在门上画上“披甲执钺”的武将,用以驱鬼求平安的作法,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智慧之果,是人们在大自然威严的力量面前感到惶惑与恐怖,力图摆脱、渴望支配自然力的矛盾产物。汉画像石中有不少武士执戈守门像以及魏晋之际在棺上刻画披甲守门史都是此类思想的产物,亦可称为门神驱鬼画的滥觞。

  鬼画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当数钟馗。

  据宋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开元中,明皇病痁,居小殿,梦一小鬼,鞟一足,悬一履于腰间,嘹太真紫香囊吸拈玉笛吹之,颇喧扰,上叱之,日:‘臣虚耗也。”上怒,欲呼武士,见一大鬼,顶破帽,衣蓝袍,束角带,径捉小鬼,以指刳其目臂而啖之。上问为谁,对曰:‘臣终南山进士钟馗也。因应举不捷,触殿阶而死,奉旨赐绿袍而葬,誓除天下虚耗妖孽。’言讫觉而疾愈,乃召吴道子图之。上赏其神妙。赐以百金,是以今人画其像于门也。”

  相传最早画钟馗的是唐代大画家吴道子。宋沈括《补笔谈》:“禁中旧有吴道子画钟馗,卷首有唐人题记日:‘明皇开元,讲武骊山,还宫痁作,将逾月。忽一夕梦二鬼,一大一小。其小者衣降犊鼻,屦一足,跣一足窃太真紫香囊及上玉笛,绕殿而奔。其大者戴帽,衣蓝裳,袒一臂,鞹双足,捉其小者,刳而啖之。……’观此题记,似始于开元时。”自吴道子在开元年间画了第一张种馗啖鬼图后,民间也风行此画。如《中山出巡图》、《钟进士移居图》、《元夜出游图》、《五鬼闹钟馗》等。

  在传世的钟馗画中,大多都画有一只蝙蝠。这个也有来历。相传钟馗过枉死城,见奈何桥上站一小鬼,大喝道:“何处魔神敢从俺奈何桥上经过!”钟馗道:“俺遍行天下,以斩妖邪。”鬼道:“俺愿相随。”馗问:“汝有何能?”“禀真神,俺原是鼹鼠,于鹪鹩赌赛,它欲巢遍上林,俺欲饮干奈何,不料它只占一枝,俺饮不过满腹,饮后身生两翅,化为蝙蝠,凡鬼所在,俺能知之,愿做个向导。”钟馗大喜。钟馗画上作蝙蝠,还有“引福”之意,因“蝠”“福”谐音,民间常用蝙蝠比作多福。这样钟馗画便有了驱鬼引福的双层含义,从而更加吻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钟馗画中最有趣的是钟馗嫁妹

  清传奇《天下乐有“钟馗嫁妹”一出,讲的是钟馗进士不第自杀后,为感谢杜平埋骨之义,遂率众小鬼将妹送至杜家.为其完婚的故事。清俞樾《茶香室三钞》卷二十:“明文震亨《长物志》之:‘悬画月令。十二月悬钟馗迎福,驱魅嫁魅。’按此知世传钟馗嫁妹乃嫁魅之讹。”无论钟馗是感恩嫁妹还是驱魅嫁魅,无不浓缩着人世间祷求幸福的愿望。曾有《馗妹祝寿图》、上题:“妹于馗做生,送帖云:‘酒尊,鬼两个送于哥哥做点剁,哥哥若嫌礼物少连挑担的是三个。’”另有《青莲题钟馗嫁妹图赞》:“这是钟馗,果然古怪,骑着驴儿,看他自在。为什么袅袅婷婷,又把青罗盖小鬼头张彩摇旗,老进士簪花耸带。嫁得檀郎定是才高德迈,决不学牛女银河决不学镜台夙债,愿玉树相偎红楼恩爱。咦!我晓得了,最怜你阿妹多情、怕杀你舅爷无赖。”这些诙谐的故事和语言,使钟馗更加世俗,更具有生命力。

  鬼画在中国画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且不说封建社会的大画家无一不是画鬼的能手,就是近代画家亦大有人在,张大千、齐白石都画过钟馗,徐悲鸿也画有《钟馗饮酒图》。大凡逢年过节,连海外的华人要买张钟馗贴在家里,图个吉利。由此,我想到,对鬼画来一番审视也许是必要的。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祝建华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